鍾士元40年代罕有華人工程師 港大一級榮譽畢業為一本工程書偷渡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8/11/14 12:26

最後更新: 2018/11/14 13:50

分享:

分享:

鍾士元2001年出版回憶錄。(資料圖片)

前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鍾士元離世,享年101歲。鍾士元生於中產家庭,中學原於英皇書院就讀,後來轉讀聖保羅書院,他曾在回憶錄提及一向對運動非常有興趣,喜歡踢足球、打籃球、乒乓球及網球,「排球則是我的至愛」,曾代表聖保羅書院贏得校際比賽冠軍。

鍾士元於1936年預科畢業,他原打算在畢業後赴美國升學,當時剛巧看到一本小說,內容講述一名工程師投身中國基建,希望藉此改善人民生活水平,鍾士元受到啟發,立志也要成為一名工程師,遂報讀中國內地的上海聖約翰大學,主修工程,其後因爆發淞滬事變,無法返回上海繼續學業,故留港轉讀香港大學,1941年以一級榮譽畢業。

鍾士元1941年大學畢業後,獲黃埔船塢聘任為助理工程師,在當時由英國人主導的香港工程界,成為黃埔船塢數千名僱員當中,僅有的兩名華人工程師之一,他在機器廠工作,月薪200港元。

同年香港淪陷,鍾士元為了避免為日軍服務,1942年初逃到澳門避難,寄居澳門人女友張蓉馨家中。鍾士元身在澳門時,寫信聯絡原於港大任工科講師曾華勝,對於當時正在江西省為當地政府工作,擔任省府(臨時省會)泰和縣機械廠的總工程師及副廠長,對方知悉其情況後,便邀請鍾士元前往其工廠任設計部主任。鍾士元接受其聘任,並與女友在澳門訂婚,準備偷渡赴江西。

準備成行之際,鍾士元突然想起身邊一本有關工程設計的書籍都沒有,書本全部留在香港,日本侵華期間,工程書籍不易取得,故堅持冒著被日軍發現的危險,偷渡回港取回其工程書籍,才啟程到江西。鍾士元偷渡回港期間,卻遇上日軍截查,與死神擦身而過。